当前位置:首页 > 茶叶资讯 > 正文

小户寨茶叶

文章阐述了关于茶叶寨,以及小户寨茶叶的信息,欢迎批评指正。

简述信息一览:

攸乐茶区有哪些寨子

攸乐茶区不仅有龙帕,还有众多其他寨子贡献着优质的茶叶。这些寨子包括曼雅乡的曼雅、曼漂等六寨,石嘴乡的石嘴、帕连等八寨,曼海乡的龙帕等八寨,茨通乡的茨通等七寨,以及曼卡乡的卡内等七寨。

攸乐茶山,位于西双版纳景洪市基诺族乡,以其丰富的茶文化而闻名。其中,几个特别出名的寨子如亚诺、巴飘和司土老寨更是引人关注。亚诺,又称龙帕,是攸乐茶山的代表性寨子,坐落在海拔1696米的楼斗山原始森林中。其古茶园面积广阔,约1800亩,茶园生态丰富,茶树苍老而生机勃勃。

 小户寨茶叶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攸乐:亚诺、龙帕山等寨子位于景洪巿基诺乡。 倚邦:曼松、嶍崆纯戚等寨子位于勐腊县象明乡。 勐海茶区布朗山:老班章、新班章等寨子在该布朗山乡。 贺开山:邦盆老寨、广别老寨等寨子位于勐混镇。 南糯山:半坡老寨、南拉老寨等寨子位于格朗和乡。

龙帕大寨,位于亚诺山1696米处,是攸乐古树资源最为丰富的区域,曾是清代制茶中心。龙帕寨的古树茶口感独特,条索紧实,香气清香,口感柔和清润,苦涩均衡,与易武地区相比,苦味更重但回甘出色,性价比高。今年由于冬季气候适宜,普洱春茶***摘预计提前。

清代,攸乐山的茶园也有万亩以上,攸乐山⒛多个寨子都产茶,攸乐山的茶一部分被思茅、普洱的商人买去,一部分被倚邦、易武的茶商买去做七子饼。

 小户寨茶叶
(图片来源网络,侵删)

易武茶的“七村八寨”如何辨别?

1、“八寨”中,如倮德寨的茶叶条索油润,香气正,旧庙寨与新寨共享传统制茶工艺,大寨的茶叶肥嫩完整,张家湾寨的茶叶松紧适度,丁家寨(汉)和瑶族寨则拥有稀世古茶树,茶汤陈韵醇厚。刮风寨的茶王树茶更是品质卓越,茶气沉郁,层次丰富。

2、易比村距离镇***8公里,有农户36户,182人,在易武镇西南,易武著名的老字号茶庄“安乐号”就在该村,该村茶叶条索紧结乌润、显毫,茶汤清亮黄润,滋味醇正,茶气足。【七】曼撒村 曼撒是普洱茶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点,在现在的易武街北面十多公里的地方。

3、麻黑的茶树基本是由***管理栽培,与易武地区其它少数民族管理的古树滋味略有不同,麻黑所产茶叶叶面宽厚、墨绿,条索紧结、匀整,黑亮超群,香气突出,茶气足,茶汤清明、透亮,是易武特色“香扬水柔”的最典型代表,在易武地区众多山头中独树一帜。

4、作为普洱茶的源头地和古茶区,易武有超过千年的种植历史,其“七村八寨”各有特色。

5、一扇磨的古树茶韵味丰富,层次感强烈。旧庙寨和新寨相邻,制茶工艺相似,但香气特点不同,新寨茶汤甜度高,而旧庙寨则需亲自品尝才能鉴别。倮德寨和大寨保留了丰富的历史遗产,各有其独特的茶香,大寨的茶历史底蕴深厚,曼撒虽曾繁华,但因历史变迁,易武地位逐渐崛起。

6、易武,作为普洱茶的源头地,享有六大古茶山之一的美誉。这里的居民对茶有着深厚的情感,视茶为沟通天地的灵物,孕育出丰富多彩的民族饮茶文化和传统。

蛮砖茶山包含那些村寨

1、在蛮砖茶区,共有13个村寨产出茶叶,包括曼赛寨、南龙垻、幺蓬寨等,曼林寨、宝甸寨、八总寨等,以及小曼潼寨、曼潞寨、曼砖寨和高山寨等,它们共同组成了蛮砖茶山的丰富茶源。曼庄作为较大的寨子,是蛮砖的核心,与蛮砖关系密切,明代时这里曾是茶叶交易的重要场所,现在仍保留着部分古代茶人的后代。

2、蛮砖茶区包括曼庄、曼林、曼迁、八总寨一带。蛮砖境内山高谷深,河流纵横,云雾缭绕,阳光充足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,种植茶树的自然条件优越。现今蛮砖古茶山仍保存有2930亩古茶园,古茶树大都生长在茂密的森林中,长势较好,密度较高,茶叶单产较高。

3、革登 革登茶山是古时候非常出名的茶山,茶山范围包括今象明新发寨、新酒房、菜阳河一带,茶叶属于大叶类型,每年的茶叶产量至少为500担,从历史的记载可以得知,清朝嘉庆年间,革登茶山八角树寨附近原本有一棵茶王树,春季能产一担干茶。

4、大勐宋与小勐宋:一个位于勐海县,另一个在景洪市,虽然名字中包含“勐宋”,但位置不同。桃子寨与桃子山:一个高品质寨子与易武乡金厂河的桃子山,名称相近但并非同一地。曼庄与蛮砖/曼庄:曼庄有两个含义,一是勐海县的曼伦,另一个是曼腊乡的曼庄山头。

5、丁家寨(瑶)是一个瑶族村寨,分为上、下两寨,***摘茶园地名叫弯弓,弯弓在清咸丰年以前,拥有400多户人家,有汉族寨和***寨,是漫撒山最大的寨子。 ***盖有***寺、汉族盖有关帝庙,弯弓的关帝庙是六大古茶山中最大的庙宇,占地面积六千平方米以上,全用柏木建成,雕梁画栋,飞檐点金,当时是六大茶山最精美的建筑。

关于茶叶寨和小户寨茶叶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,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,更多关于小户寨茶叶、茶叶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。